第25章
赵长山是一个懂得变通的人,但同时也为强烈的自尊心所牵制。失败的一个季节在他看来并不是人为因素所致,他联系马支书,在镇上组织了一次动员大会,想尽快将苞米地翻耕出来,种上一茬小葱,要是能搞到水的话,说不定能起死回生。
马支书当然不能让土地白白荒废,让大家在会议上各抒己见,赵长山提出要开沟引水,把距离河西镇十里地的乌山池水引进来。
这是近段时间来,刘三对赵长山的第一次肯定,他的提议太关键了,他完全站在了人民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尽管谁都知道困难重重,但上一辈没做的事,这一辈人必须要挺起胆子干下去。
过去年头好,光是河水就够十里八村用的,但现在形势不一样了,不搞点创新恐怕挨不过去的。
会议决定全票通过后,赵长山便发动大家准备开沟引水的事宜。
这是整个河西镇的民生工程,镇上把所有的拖拉机和骡子马匹都贡献出来,统一交给赵长山指挥,当然,他们的能力仅仅能刨个土沟,连一块砖都贡献不出来。一家老小倾巢出动,锄头耙子镰刀铁锹,家里但凡和开垦有关的生产工具都带了出来。
赵长山在开垦一事上具有丰富的经验,他完全能够得到大家的信服。这让他本已逝去的名声一下又活了过来。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更对河西镇萌生了强烈的希望。
唯一的遗憾是,河康带走了一小撮年轻人,那帮老木匠的后代。此外,又多出十来个年轻人跑来找河康,想要一起加入,虽然他们不是木匠的儿子,但他们有的是力气,可以包揽所有的体力活。
大家的热情和渴望,河康是理解的,但他不能让这批后来的年轻人加入了。因为对河西镇来说,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只好将大家都劝了回去。
这个勉为其难的决定对河康的事业发展并不是什么好事,下山的途中,大家就已经在对河康进行人身攻击了。有的人说河康心胸狭窄,挣钱只想着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是典型的个人主义。有的说他挣了点钱就开始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就开始不把大家当回事了。有的干脆说他就是怕大家分他的钱,他这是在走资。
总之,河康的一个决定,让这些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又回到了原本的生活,加入了赵长山的挖沟大队。
“怎么样,碰钉子了吧,农民就干农民的事,不要羡慕这羡慕那,把这片土地经管好了,你们的日子比他还会好。”
赵长山没有怪大家去选择河康,艾自民的出逃让他意识到贫穷对一个家庭造成的伤害有多深刻。他有信心将这些问题都一一解决,但他需要大家的支持和配合。
半个多月就这么过去了,开沟引水的小分队一天天在进步,乌山池的水亮堂堂,凉丝丝,没有一点灰尘。这样的水进了庄稼的肚子里,肯定能长好长壮。
这天,开沟大队躺在荒地上休息,远远的就看见一支马队朝他们走来,是河康来了,他的小分队收集了结实的木桩,给赵长山送来打埂子用。马支书头一次感到河西镇的人这么团结,头一次觉得大家的心都开始往一处使了。
他拍了拍河康的肩膀,“不错嘛,这些木桩用处太大咯。”
河康看了眼赵长山,他可没有感谢的意思,好像河康做这些事都是理所应当的,但他心里知道,这个时候能够赶来支援的人都是一条战线的战友。
谁也没想到河康会突然做这么个决定,但同时也知道,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那摊事,卸下木桩,河康没有多作停留,急忙回到了他的战场。仿佛对于他和赵长山来说,时间都是弥足珍贵的。
这样互为勉励的状态持续了一周左右,河西镇便进驻了另外一支小分队。
是的,胡东来并没有闹着玩,他带着省美院一行五个同志来了。镇里只剩下孱弱幼小,男人们都在前线拼命。胡东来打听一圈,并未见到刘三和马支书。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混混中文网】《科研从博士生开始》《维持女配的尊严》《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探虚陵现代篇》《我的师妹不可能是傻白甜》《逢君》【技术流小说】《肝到厨神才算开始》《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青草文学【qcwx1.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十年河西》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