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文学
  1. 青草文学
  2. 其他小说
  3. 繁星织我意(下)
  4. 第四十六折戏 绮罗甘华
设置

第四十六折戏 绮罗甘华(1 / 2)

画骨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青草文学qcwx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四十六折戏绮罗甘华

奢美华贵的丝绸织锦“西阵织”(にしじんおり),同样起源于5——6世纪的古中国,由遣唐使带到日本。工匠们几经战乱流离,最终让他们的技艺在京都得以流传。将东方养蚕和纺织技术带到当地的秦氏一族,现在还居住在京都太秦。京都北部的西阵织区,已有1200多年历史,至今还留下许多工坊隐藏在一片片传统町屋之间。

这种织物费工费时,成本异常高昂,是日本国宝级技艺,也成了丝织品中极致高贵华丽的代表,跟中国的缂丝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能用西阵织做服装的,基本只有三类人:皇室贵族、僧侣和高级艺伎。

受到纱希先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欢喜开始试着严格控制作息,改变以往散漫的饮食习惯,用禅定来训练注意力和心性,健康状况也日渐稳定。

经历过大手术,肢体协调性会受影响,运动能力更是退化得厉害。她在居所附近找到一家道场,重新试着练习空手道,先从恢复体能开始。

比小时候从头开始学还要难。汗与痛成为常态,身体疲惫,心却愈发坚沉笃定。

为了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欢喜学会简单的本土乐器——篠笛。是一种由川竹制成的横吹笛子,又称“苦竹”,音色空灵辽远。结束一整天井然有序的忙碌过后,便独坐空庭吹奏,体会何为物我相忘。

手指在笛孔上腾挪蹁跹,韵律之间寻找微妙的协调。快很容易,慢而稳才最复杂。精准的控制力,需要调匀气息,全神贯注抛却杂念。

檐下银月如钩,樱花堆叠如云,一时有雨一时晴。

那套孤本欢喜看得很慢,坐在缂丝机前,读一句试着比划一下,仔细比较其中的区别。至于融合创新,是在对基本技法熟悉了以后的事,现在还早得很。

她一直想用亲手织造的缂丝作为礼物,回赠老师的厚意。某个技痒难熬的深夜,终于试着起手织了几行,慢慢寻找感觉。刚开始连丝线的松紧都控不住,织出的素面打底边沿全是锯齿状,后来一天能完成半厘米多。十六花瓣八重表菊纹样,寓意永久昌明。

随着学习持续深入,欢喜对俳句的理解也更有心得。从“醋溜是土豆的灵魂”这种不伦不类的句子,到能写出:“我庭の小草萌えいでぬ限りなき天地今やよみがへるらし。”我庭小草复萌发,无限天地行将绿。【注:出自正冈子规《竹の里歌》,此处为引用。】

物换星移几度,她盼望的春天渐行渐近了。某个薄日暖阳的晌午,纱希携折枝梅花跨入苔庭,笑吟道:“把一支寒梅插在袖子里,那就叫做春意盎然吧。”

三月是小阳春的天气,万物欣然蓬勃。

天井上一小方澄净天空,白云悠悠舒卷。纱希合上书页,盯着雪白的和纸窗,许久才轻声问:“‘年少时曾问旅路,百年后只见云深。’你做好重新出发的准备了吗?”

她将要回庵堂闭关,任何人一概不见。

欢喜沉吟片刻,“中国有句古话,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没有人能做好万全的准备才上路,就像爬山,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请先生放心。”

师生短暂的缘分,如草上朝露晞,不得不告一段落。

相聚与别离一样无法被安排。她学着静下心过自己的日子,不懈怠地砥砺羽毛。正如纱希所言,生途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每一天,每一个时辰,每一分每一秒,都当如此。

春渐暮,草长莺飞。午夜的庭院凉风送爽,有萤火虫明明灭灭。

道场的训练卓有成效。身为曾经的空手道三段,肌肉记忆和积年的底子仍在,欢喜开始重新练习高段位招式。一个跃起勾踢,不慎扫中桌角的木花瓶。

那瓶子在半空划过一道弧线,朝走廊方向直飞出去,险些砸中一个人影。

长期生活在逆境之中,她的警觉性比一般人要高。来不及开灯,手刀已经比在身前,“谁在外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相关小说推荐


回到顶部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