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上)》转载请注明来源:青草文学qcwx1.com
41.世界民主自由的奠基石——公元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签订
13世纪初期,英国封建诸侯掀起了一场限制和削弱王权的斗争,斗争的结局是当时的英国国王约翰被迫与诸侯签订了著名的“大宪章”。大宪章有限制国王权力的条款,为诸侯们争得了最大可能的权利,同时也赋予城市人民自由贸易和自治权利,英国商人和手工业者(第三等级)第一次作为一个新兴的政治力量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占人口5/6的农民则没有被考虑在内,尽管如此,它仍有重大的进步意义。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对大宪章的内容给予了新的符合资产阶级要求的解释,从而大宪章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成为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后又对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制订宪法的思想依据起了重大影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它以“自由大宪章”的光辉名称载入了人类史册。
(1)暴政独裁,众叛亲离
12世纪中叶英国金雀花王朝第一代国王亨利二世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着手整顿封建秩序,使得在他执政之前曾因封建统治阶级内讧而一度被削弱的王权重新巩固起来。
亨利二世去世后,其子理查一世继位。这位徒有虚名的君主,在位十年间只有几个月住在英国,其余时间都在国外作战,直到公元1199年战死在法国为止。理查一世一生穷兵黩武,并因之而横征暴敛,造成国家财政拮据,天怒人怨,使得王权逐渐失掉了在国内的阶级基础和一切可能与之联盟的力量。
公元1199年,理查一世的弟弟约翰继位。他虽然从父兄手中继承了一个横跨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庞大帝国,但国内紧张的阶级关系却使他的统治面临危机。然而约翰却利用从亨利二世继承下来的强有力的国家机构,对各阶层施加压力。他以封建习惯法所不许可的方式,任意没收附庸的领土,干涉领主法庭的审判权力,激起了大封建主的愤怒。过去一直支持王权的骑士和市民,也苦于无止境的横征暴敛而背离国王,在国王和诸侯的冲突中站到了诸侯一边。曾经支持国王的教会,此时也因国王干涉教会的选举和苛捐杂税的增加,转而支持诸侯。约翰在同大封建主的斗争中失去了以前的支持者,从而陷入完全孤立的境地。
国内不满情绪的激化还来自约翰对外政策的失败。公元1202年,毕生致力于法国统一大业的法王腓力二世以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为由,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至1206年,约翰大部分在法国的领地相继脱离了英国的控制,成为法国的领地,这使得英国同欧洲大陆的联系遭到严重的削弱,财政收入减少,因而引起了英国贵族集团和市民阶层对约翰的极大不满。
正当约翰陷入内外交困境地之际,他又因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人选问题与教皇英诺森三世发生了冲突,双方因此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从公元1208年至公元121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先后颁布敕令,宣布在英国停止宗教仪式,开除约翰的教籍和废黜约翰的王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戈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青草文学qcwx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