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法不容:大邱庄风波与禹作敏获刑》转载请注明来源:青草文学qcwx1.com
第2章大邱庄靠实干变首富村
军令状立过之后,禹作敏要动真格的了。
禹作敏决定先从领导班子抓起,他召开领导班子会议。
他讲:“要是有人觉得当干部吃苦受累不想当了,可以声明退出;怕跟着我禹作敏犯错误受牵连,也可以声明退出。我的大主意已经拿定,非改不可。我是共产党员,念的是共产党的经,要走的也是社会主义的路,既然大邱庄的群众信得过我,让我来领班子,大家就要和我一条心,走一条路,丑话说在前头,新搭起来的领导班子一人一把号,都吹我的调,不吹我的调,一个都不要!”
今后的路子该怎么走?禹作敏比别人想得多,看得远,他得出结论:光靠土里刨食不行。
禹作敏说:“旧社会的地主,凡是单纯种地的,都是穷地主,只有在大城市有买卖的,才是大财主。大邱庄要想富,就得办工厂。我拿定主意了,有一是一,有二是二,豁出去了!”
大邱庄有一个叫刘万明的,人称“刘万能”,解放后在天津一家冶炼厂当工人,后提拔为设备科副科长,1962年经济困难时期返乡务农,还当过生产队长。此人声誉不佳,但人很精明,不仅懂冶炼技术,而且在天津的同行中有一批熟人。
于是,禹作敏就委派刘万明考察项目。
刘万明知道搞冷轧比热轧成本低,能赚钱,就向禹作敏建议办个冷轧带钢厂,禹作敏立即拍板支持。
禹作敏就用刘万明做了技术员,请村里的技术能人刘万全做厂长。
禹作敏依靠大队贷款3.7万元,又从集体积累中拿出5万元,还向附近社办厂借了两万元,社员自筹一万元,把砖瓦厂红砖折合了两万多。禹作敏就这样东拼西凑地办起了冷轧带钢厂。
禹作敏还发动老百姓先打了一部分苇子,就用这些苇子建厂房。他又从天津冷轧带钢厂买回一台被淘汰下来的冷轧机,后来又仿造了两台,3台冷轧机就是当时全部的硬件设备。冷轧机经过两个月的试工,产品最终合格。
1978年10月,大邱庄第一个工业企业,即大邱庄冷轧带钢厂正式投产。
这个厂为天津金属材料厂进行来料加工,当年就收回投资,除还清乡亲们的集资款外,还有30万元的盈利。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邵夫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青草文学qcwx1.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