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为君》转载请注明来源:青草文学qcwx1.com
京都定安城中的璟王府还是当年太祖所赐,后来献帝将皇城西侧靠近璟王府的半隐湖赐给雍黎的祖父,半隐湖从此就纳入了璟王府;而当年雍黎她母亲出嫁时,先帝又将临半隐湖而建的园子划作华阳公主的陪嫁。因此如今的璟王府比之百年前面积扩大了两倍不止。
那座园子后来雍黎她母亲改了名字,千古**。
雍黎极喜欢园子里一处面水而建的轩馆,高低错落的楼阁亭台飞檐斗拱,有皇家大气雍华之态,却偏偏于细微处透出江南水乡的清和雅韵,窗宜竹雨声,亭宜松风声;一条掩映在竹林里的清致曼回的长廊连接了东西的两个主楼,东侧楼阁临竹临水,名曰半瓯茶,楼前竹根交错下锁了一处泉水,煮茶最妙;西侧清轩寒梅霜菊,名曰残霜酒,**中有一处青石板桥,桥下埋了不少酒。
雍黎站在半瓯茶二楼的窗前看着半隐湖畔的那棵老杏,从宫里回来之后她就一直站在此处,她想起很多很多,想到母亲喜欢雨后在那棵老杏下煮茶,喜欢霜后在青石桥下埋酒;想到母亲心思奇巧,喜欢给自己喜欢的轩馆起些奇怪的名字,喜欢在秋日清风徐徐的傍晚扫梧桐叶煮酒……
她想起母亲喜欢夏日的午后抱了自己在半隐湖边林下小憩,时而剥了莲子放入自己口中,指尖的温度带了莲子的清香;她想起母亲在飘雪的冬日喜欢在铺了厚厚绒毯的残霜酒内临窗赏梅看书,有时放了书抱了自己在膝上,笑得清清淡淡温温和和,“三微月,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我们去江南玩,好不好?”……
她想到母亲喜欢做的许多事,却从未见她有何苛求,也未见她有何最爱,她是舒朗大气的一个人,因为胸怀宽广而活得潇洒自在。
母亲那样一个人,才思寥远性情通达,她不限于闺阁,本应有更宽广的天地,却因为遇见而放弃本可走得更远的路。当年的雍寒山,芝兰玉树,风姿朗然,他成了她的幸运,而最终,也成了她的不幸。
轻微的脚步声靠近,有侍女给她送了茶来,“公主,天冷,喝杯热茶,小心冻着。”
旁边连亦从托盘上端了茶递到雍黎手边,道,“老王爷回来了,您要过去请安吗?”
“晚些时候再去吧。”雍黎恩一声回了神,接过茶,淡淡吩咐,“去桥下挖坛酒送来。”
这么些年,回忆如一根越来越长的丝,缠绕住的曾经,在母亲喜欢的茶香酒香里,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明晰。
她忽然发现,母亲喜欢煮茶,喜欢酿酒,却并不太喜欢喝茶,也不十分喜欢喝酒,反倒是记忆里,兄长喜欢喝母亲煮的茶,父亲喜欢喝母亲酿的酒。
而她,喜欢看母亲煮茶煮酒时含笑晏晏的温和。
酒很快就送来,雍黎知道母亲喜欢用竹叶拍在泥封上做记号,她看了酒坛的泥封便知道这是十年前埋下的,是平野之乱的前一年。这酒是用那一年开得最好的金桂酿的,桂花还是她一捧一捧地放进去的。
泥封打开,满室都是香气,桂花的清和,酒香的纯洌。
雍黎从柜子里翻出一对小巧的青玉桐花盏,极为难得的上好青玉雕成的桐花样的酒盏,这是她母亲当年品酒时最爱用的酒器,母亲喜欢和父亲一同品酒,时常用的就是这对酒盏。
她有时对花对书对景饮酒时也喜欢斟了两杯,一杯自己喝,一杯给雍黎,她说,“你看看这酒色,闻闻酒香,我今年酿的这一遭可好?你父亲不在时,我品酒可有花友有书友,三微月,你还这样小,等你长大陪娘亲一起酿酒品酒,可好?”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